🖊乙年 復活期 第四主日

陳神父默思日記 2024.4.21. 乙年復活期第四週主日 善牧主日,國際聖召節

復活期第四主日是「國際聖召節」,又稱為「善牧主日」。 教會禮儀年甲、乙、丙三年這個主日彌撒中的福音,都選自若望福音第十章:因為若望福音第十章記載了耶穌的「善牧言論」。

耶穌是善牧,善牧的言論,看來是要我們認識主耶穌基督,藉著牧羊人清楚的認識生活的主耶穌基督的樣貌。但同時也是藉著善牧,牧羊人的比喻來認識我們,我們作為善牧所照顧的羊群。

首先,我也作為羊群的,我也自問我認不認識自己的牧人?我是否聽到祂的聲音,聽到祂的召喚;聞得到祂的味道,並跟隨祂?也就是說我這位羊群,和自己的牧人的關係,親不親密?我真的認識祂的真理,祂所說的話?祂的生命,祂所活出的生活,及祂的道路,也就是祂所走的路,到底是前往那裡去。

弟兄姐妹們,我今天站在這裡,從領洗,慕道到修道,晉鐸成為神父,如果說我不認識自己的牧人,沒有聽到祂的聲音,聽到祂的召喚,聞到那來自天國的味道,我今天怎麼可能做這樣的決定呢?我怎麼有此勇氣,放下一切我所擁有的,走上修道的路?

但是,讓我走上這條路的,不是如同一般人所說的,因為某一個主教,某一個神父或修女。我的信仰召喚,來自教友認真的活出自己的信仰生活,讓我願意踏入信仰的門,領洗成為教友。但是進入對一切的捨棄,而願意走進神職聖召的召喚,絕對不是因為人,如果,我單單只是看還活著的主教,神父,修女來決定是否放棄一切,我可沒有這個勇氣,因為他們還是人,他們還在修煉當中,如果你的聖召是看著他們的,這是大錯特錯。我們忘了真正的聖召是為主耶穌基督。

正如,我們知道,父母親的信仰非常重要,我們教會的教友所表現出來的信仰可以幫助我們的信仰,這是可以理解的,但對一個真正信仰成熟的一個人,這也不對的。因為我們忘了,他們也也是人,他們也在追隨耶穌基督的路上,他們也還是罪人,我們都是罪人,我們卻把自己的信仰決定權交給他們,這不是我們的愚妄嗎?

我在分辨聖召的時候,和我一起的還有兩位,最後我走上了神職,一位熱心於服務教會,另一位則因身體因素多災多難,決定放棄聖召,但沒有放棄了信仰,但為了醫藥費用,必須努力的工作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不是每個人都別召喚成為神職人員,我無法為其他二位說明任何原因,但最終我們都曾認真的分辨,而也各自用自己的召喚,以不同的身份服事天主。再看看今日的我們,我們各自都完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召喚,那就是“愛”主的心,不變,“愛”近人的心也沒有變,基督徒的聖召,在廣義來看,不是神職的召喚,是愛的覺醒。

但談到神職的回應,對我而言,對主耶穌基督,這位牧者,我感動了,我看到了我願意將自己一生獻給祂的理由,我願意放棄世俗的愛情,婚姻,及生活,將自己交託給祂,完全交託給祂的理由。也就是說,不管教會有許多被挑剔的原因,代表教會的神職人員或教友,有多少無法見證自己的信仰生活,但聖召就是天主的召喚,這一切在我心中,不會是障礙,反而清楚的看見自己被召喚的目的。

為主捨命,是我的召喚,主讓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生命,不只是看到我自己的生命面對危險,面對狼群的圍攻。我憂心如焚。正如耶穌基督憂心如焚,用自己生命來保護我,這一份愛,讓我深受感動。也決定了我以身相許。

現在的世界,世俗化了,家庭結構的變化對培養聖召是非常不利的。這個時候,如果教會依然食古不化的停留在傳統的聖召活動,是無助神職聖召的召喚的。家庭信仰生活,不是不重要,但看看有一種聖召,沒有家庭信仰生活的養育,他們卻反而成為聖職人員,我就是一個例子。

是平信徒,在生活中的那些隱藏的教友,他們是我召喚的來源。這些在生活中,面對許許多多困苦,困難,但卻見證自己信仰生活的這一群,平凡不過的平信徒,讓我看到了這才是真的信仰。我們在世界各角落散發愛,這才是教會。我們忘了他們,我們只在教會內的空間,尋找聖召,而忘了,那些已經活出聖召的人,一直在為做天主的事情了。

我們該出去找羊去,不是只是找那些不認識天主的,而是那些愛天主的,回到羊棧。

在生活中,不是只是在家庭中要求父母親,而是在生活中陪伴這些愛天主,卻又迷失在教會中的孩子。我們要領他們走回到天主身旁。世俗生活的衝擊,讓家庭父母都深感無奈,所以,教會該做更多的努力。如同教宗方濟各所言:走出去,將天主的愛,和慈悲展現在生活中。

我們能再看見耶穌基督為羊群捨棄自己生命的,奉獻生命,令人感動的畫面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