🖊乙年 復活期 第六主日

陳神父默思日記。 2024.5.5. 乙年復活期第六週主日

領洗是我們皈依,進入教會,成為基督徒的第一步。但是認識天主,領受天主的愛,獲得天主的恩寵,並不一定需要領洗,我們都先從領受聖神開始,只是那時我們還不認識聖神。聖神會藉著我們傳遞福音,傳遞天主的愛和臨在。

天主一定先撒種,播種,也就是先召喚並派遣祂的工人,經由自己的工人/門徒,也就是領洗後的教友,作為天主的僕人,澆水,灌溉,整理,修剪,收成。為天主做這件事情的是誰?也就是第一個被派遣的是誰?當然就是祂的聖子耶穌基督。

正如耶穌基督對門徒們說的,父是如何的愛祂,祂也如此的愛我們。因此祂也希望我們也能彼此相愛。也就是說,我們也能分享我們所領受的愛給近人。近人就是任何需要愛的人。

所以,我們作為天主的僕人,領了洗,我們成為了天主的孩子,知道嗎,我們的每一言,每一行,是否充滿聖神,讓聖神降臨在所有聽道理人身上。不是言而已,更是行。聖女大德蘭說:祈禱不是說的多,而是愛的多。我們如果有祈禱,我們有聆聽聖言,我們進入靈修洗禮和操練的孩子,我們充滿聖神的第一個果實,就是愛德。也就是服從了主所託付的第一份任務,那就是彼此相愛,這是主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時給了我們最新的誡命 – 彼此相愛。

這就是聖神內的愛情。有聖神內愛情的孩子,按照大德蘭《全德之路》的教導,就是進入默觀生活的孩子,他們的靈魂是慷慨的靈魂,高貴的靈魂。慷慨,是懂的給予,懂得分享;高貴,就是肯為朋友捨命,這就是人間最偉大的愛了。今天,我領悟了另一個默觀的恩寵,那就是天主待人一視同仁。其實這正是我們修行祈禱裡《全德之路》大德蘭談到的,祈禱的根基之“彼此相愛“

懂得彼此相愛的人,就是謙卑的人,就是超脫本性軟弱的人,也就是喜樂,並圓滿無缺的人。

弟兄姐妹們,默觀是我們尋找靈性生命,祈禱的人所渴望的境界。到達這個境界的,我們不再是被稱為僕人,而是朋友。所以聖女大德蘭,稱主耶穌基督為朋友,所以祈禱對大德蘭而言,就是和最好的朋友聊天。

默觀的靈魂,就是“我在主內,主在我內“ 但是,並非停止在默觀的祈禱境界,也就是不要滿足在神秘的經驗內,如果憑證這個神秘經驗,就覺得和天主在一起,就滿足了,這是危險的。記得天主顯現聖容的時候,告訴了門徒,不要就停留在山上,搭建帳篷,我們該下山,見證天主所賜給我們的所有恩寵。

因為天主給我們這些默觀的恩寵,成為祂的門徒。讓我們在說話的時候,聖神降在聽道的人身上;在我們身上,顯示出天主的愛。

我們領受的,結出的果實,該是長存的果實,也是和天主不離不棄的果實。這就是信德,望德和愛德的果實,是聖神的果實。果實不是收藏起來的,是要分享出去的。

所以,領受恩寵的我們,記得耶穌基督給我們最後的誡命:彼此相愛。我們結出的長存的果實,傾注在我們心中的果實,是蘊藏的無邊的神力的靈修生命。